創業中的人們相對于提能來說更多的是煉心,個人總結在創業的三種常態階段:
1、 常態一:執行階段,創業階段中相對重實踐的階段,只需要前期做好積極準備及動態調整,這個階段需要更多的預案及可行性分析作為基本前提。
2、 常態二:思考階段,創業需要不斷的自省與發現,需要多用具有前瞻性思維面對發展中的各個問題。在其中不僅考慮短期的經濟利益,同時更要兼顧長遠的發展規劃。這需要多從執行階段中獲得感悟,多從專業學習得到輔助,行意二面結合、通過不斷分析和優化使創業邁向成熟和日趨完善。
3、 常態三:等待階段,在思考與執行階段其實對于創業者來說也就是腦力與體力的消耗,而等待的階段最根本在于對于心力的考驗。在創業過程中往往我們全盤策劃了,也付諸于自我認知的踏實行動,而結果的出現并非是你想有就會出現,這時會有一個相對的等待周期。在這個周期階段中我們會郁悶、糾結、彷徨甚至于質疑我們自己的前期做法,也可能過不了這個等待期就出現創業的自我放棄。在這個階段中是對于心智的很好打磨,這也是對于個人韌心耐力的有效考驗,對于一個睿智的創業者來說他在經歷一定起伏后會明確自己想要的、該做的去做、該等的就等,也可以說“該出手時就出手”、“靜若處子、動如脫兔”這些詞所形容的收放自如。
已經做為國家大環境下的創業機遇我們應積極把握,對于創業時經歷的各個階段我們要有所準備和覺悟,無論創業成敗與否其實對于我們來說都將會是人生的一大收獲,讓我們經得起等待、受得了失意、配得起成功!